首页
分类
排行榜
免费
完本
账户
我的书架
追书
正文 烟火华岩,大爱华岩(静夜寄思) 化蛹为蝶 有融乃大(张涌) 畅想华岩镇•十年后(柳赋语) 新华岩,新志愿(中秋月明) 禅音·奉献(污污) 华岩清荷传说(清浅) 华岩寺游记(幻星晨) 结缘灯(苹果八月半) 幸福之城,爱在华岩(爱在华岩) 一脉相承的仁,善,慈(大梨子) 志愿者主题公园游记(秋月) 重庆有好水 就在中梁山(黄巴拉) 组诗 华岩佛音(民盟陈丽)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华岩镇(韩路荣)

华岩佛音(民盟陈丽)


在都市里穿行已久,呼吸着人的气息、物的气息,常常有一种淤塞、围困之感。这时忽然看到一座寺庙,古色古香的建筑,静谧的院落,还有那几人合抱的古树,满园的碧荷,让你返回到渺远的过去。



重庆酷暑难熬,走进巴渝古刹华岩寺,就走进了一片清凉。华岩寺位于九龙坡区华岩乡大老山,因寺南侧有一华岩洞而得名,民间传说古洞中石髓下滴成水花,故称花岩(花、华通假字),是重庆近郊规模最大的寺院,亦是西南十大禅林之一。华岩寺岩高百丈,形状像笏,松竹修茂,十分幽邃,处处仙风禅气回荡,恍如一幅古画。寺外烈日炎炎、红尘滚滚、人欲滔滔,寺内肃穆庄严、神秘幽静,恍如隔世,保持着纯粹而净白的气质。


三十年前途经华岩寺,第一次听闻佛音,那么舒服,那么温煦,如久旱逢甘露,如夜行见灯光,这便是佛家所讲的缘吧,缘起性空,心随缘至。听不懂信徒和僧人唱的经文,但令人感动的东西无需一言一词,望一眼,听一声,便会被吸引,被打动,无法忘怀,心灵深处受了强烈的冲击和震动。


工作数年的一天,又途经华岩,妙曼的佛音自天而降,古琴的古雅和清越,人声的飘逸与轻柔,彼此唱和,大珠小珠,柔中带刚,意境高远,让人舒心安宁,思绪飘飞。一种无可言状而又无法遏制的温馨又柔软的东西将我攫住和捕获,脆弱之心感到一股潮水呼呼啸而来,泪水也不由溢满眼眶:那优美动听的旋律,温暖浑厚的诵唱,圆润交相叠映,把人带进一个灵魂与大自然融合一体的境界,仿佛飞越了一千五百年时光,到了那佛事浮华的东晋;这天籁之音,从天上倾斜而下,一直铺进灵魂,辽阔、壮美,似有太阳照进你的心里,星星就在灵魂上闪烁,灵魂在佛音中颤动;听着,感到了月光般的皎洁、细腻与温情,闭着眼,想象自己像那远道而来的香客,历经了千山万水,终于赶到了心中神圣的地方。


就这样,因为喜欢梵音,办了华岩寺的皈依证。


就这样,常去听诵经。僧人们诵一遍经文,便奏一通鼓乐,有的敲木鱼,有的持摇铃,有的吹唢呐,有的撞铙钹,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唱经文,磬和木鱼在旋律中别具一格地回荡,组成了韵味独特的佛音。佛音袅袅,神秘空灵,木鱼声清脆悦耳,短笛沁人心脾,反复唱颂,便如长者的喃喃絮语。


喜欢佛音,不是为了信仰,而是为了那份禅意,而是因为我们心存美好,有那么一点兰质蕙心。



华岩寺的香客说,常听佛音可以帮你消除你自己和家人身上的孽障,诸佛菩萨都会来护卫你和你的家人,也可以超度一切。


佛塔收拢人间烟火,木鱼抚平三千坎坷。


香也袅袅,烛也袅袅,佛音袅袅。


佛音是最有情感的音乐,是佛教精髓的所在,有一种纯洁神圣,就是这纯洁神圣之美和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深深感染着、打动着有灵性的人们,让人为之动情。它是天外的声音,是瑶池莲花化成的甘淳,非人间所有。佛音看似平静,处处洋溢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干净清明,有着语言无法言说的温暖美好。它特有的韵味很吻合人们宗教膜拜和祈求幸福的心理,其音清新典雅,超凡脱俗,其韵幽远深长,唱者身心合一,物我两忘。佛音入耳,心如明镜,胸襟豁然,神游情动,意念净化,于袅袅音声中细细体味人生真谛。


佛音不同于世间音乐。世间音乐多有声嘶力竭的发泄,多有对迷情和贪恋的盲目歌颂,多以离愁别绪助长人心的执著,多有对人生痛苦的无奈和叹息。佛音却让我们的灵魂干净和清凉,启发众生从红尘迷梦中彻底觉醒,消除烦恼,直指众生离苦得乐的菩提之路。


有佛心的人,不必苛求一定要在青灯古庙苦苦修行,有佛音相随,虽无皈依佛门之意,却有清心洗脑之妙。佛法的精深奥妙、山水的清幽隽永,引发出“高山流水自写心”和出世入世的醒悟与感慨。


天国撒下的袅袅佛音,在大老山的山谷中袅袅,在红尘中袅袅,佛音袅袅,袅袅佛音,它是静寂的寺院上空灵性的激荡,是神的原唱。神的原唱,或许是简陋和粗糙的,但经过寺庙信徒或清澈或嘶哑的喉咙合在一起的传唱,那一道道起伏颤动的声波,分明是一双翅膀,承载了我们的灵魂,便有了人的灵性,把心存善意的人们,带回到很久以前,向着残存的神性殿堂飞翔、升腾。我们风雨飘摇的内心,从而有望和天长地久的事物、和亘古不变的品性产生联系。如今,这样的渠道已经不多。


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在车水马龙和喧嚣市声中,佛音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开放的心灵状态,一种淳朴的宁静和安详。



《大悲咒》是佛音中的经典,它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南无,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无,阿唎耶……它穿越岁月,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正等正觉的真实工夫,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


菩萨是最有情的,悲天悯人,总是以大悲悯之心拯救世人,普渡世人。“大悲咒”便是以其悲怆和悲悯的声音传递佛心,苦口婆心,劝人向善,劝人放下。


一个“悲”字很震撼,悲才是佛法的核心,而大悲是菩萨才具有。悲的背景是人生,没有悲就没有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融合,慢慢便失却去它的精神内核,异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宗教。佛不是觉悟了的人,而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民众喜欢大慈大悲观音菩萨,把她当作一尊万能的神来求拜,只知其慈不知其悲也!人们口头禅是“求神拜佛”,对命运的神秘和无知,把佛当作有求必应的神仙,已经与佛教的本义相去十万里了!遍布中国大地的佛堂寺庙,聚集的大多是愚昧和迷信的香火,很少看到为了心灵的解脱和灵魂的拯救而敬佛。拜佛与学佛,其实是两回事,同样是有求于佛,但是拜佛是为我,学佛是觉悟。


弘一大师圆寂时有一绝句“悲欣交集”,是对佛法的最好诠释。四个字如日月经天,够人一生仰望和沉吟。从中可以领悟到大师临终的胸臆和心境、大彻大悟的境界,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静谧的佛音,是佛植入到人的灵魂的感知。


大文豪苏东坡一生命运坎坷,颠沛流离,但因佛在他心中,佛在他的笔下,他在古典诗词和飘渺佛音中体悟生命,他的诗篇万古流芳,他也比别人活的更潇洒,更精彩。晚年的他在一首禅诗中写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什么都放下了,还有什么烦恼和忧愁?可以看出,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年纪的增长,东坡先生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意境,越来越喜欢这悠然的滋味。功名利禄皆随檀香袅袅化为过眼烟云,烦恼、怨恨、痛苦、嗔念,绝望、梦幻也随那虔诚的吟颂抛到九霄云外,六根顿觉清明。


深奥的佛语,只为世人的开示,大悲咒还在不停地唱颂着,内敛、沉静、无怨无悔,唱出一个祥和的、透明的世界。


纷乱、烦躁的心,在它的轻抚下,逐渐变得平静、安详。


迷茫、彷徨的心,在它的涤荡下,逐渐变得明晰、清朗。


忧愁、悲伤的心,在它的抚慰下,逐渐变得平淡、轻盈。


名利、争斗的心,在它的感召下,逐渐变得淡泊、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