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类
排行榜
免费
完本
账户
我的书架
追书
正文 第一章 慈云的小和尚 第二章 出大事了 第三章 家国大义 第四章 走马故事 第五章 纠缠不清 第六章 大敌压近 第七章 收养义子 第八章 死里逃生 第九章 身世之迷 第十章 走马故事大赛 第十一章 癞头和尚 第十二章 误打误撞 第十三章 陈年旧事 第十四章 阴谋诡计 第十五章 探讨佛法 第十六章 老奸巨滑 第十七章 马贼失利 第十八章 五女峰战火 第十九章 开门收徒 第二十章 悟道故事 第二十一章 狼狈为奸 第二十二章 九大碗 第二十三章 慧明遇难 第二十四章 五女峰失守 第二十五章 苦学技艺 第二十六章 出了内奸 第二十七章 深入敌营 第二十八章 一单交易 第二十九章 大祸将至 第三十章 英雄之气 第三十一章 逃难求学 第三十二章 妙计破敌 第三十三章 恃机要挟 第三十四章 走马城陷 第三十五章 杀出生路 第三十六章 慈云石阵 第三十七章 慈云留根 第三十八章 死守孤城 第三十九章 讲一段走马故事 第四十章 血战慈云寺 第四十一章 明修暗渡 第四十二章 灵空生回 第四十三章 金扁担的故事 第四十四章 一场灾难 第四十五章 中计入狱 第四十六章 荣归故里 第四十七章 屈打成招 第四十八章 千里寻子 第四十九章 查案 第五十章 观花之死 第五十一章 新仇旧恨 第五十二章 明察暗访 第五十三章 步步为营 第五十四章 谁是凶手 第五十五章 奇招破案 第五十六章 计划周详 第五十七章 真相大白 第五十八章 走马观花 第五十九章 志向高远 第六十章 请师出山 第六十一章 走马故事集 第六十二章 旧人旧事 第六十三章 因祸得福 第六十四章 重金之下 第六十五章 成大事者 第六十六章 嫁妆 第六十七章 拒理力争 第六十八章 走马故事的意义 第六十九章 千古之书 第七十章 忠诚忠情 第七十一章 一场大火 第七十二章 三块碑-严正宽平(1) 第七十三章 三块碑-严正宽平(2) 第七十四章 三块碑-严正宽平(3) 第七十五章 三块碑-贞洁牌坊(1) 第七十六章 三块碑-贞洁牌坊(2) 第七十七章 三块碑-贞洁牌坊(3) 第七十八章 三块碑-贞洁牌坊(4) 第七十九章 三块碑-贞洁牌坊(5) 第八十章 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

第一章 慈云的小和尚


三国时期,一座绵延起伏的大山横卧于江州城的西北方向,地势险峻,道路崎岖。


而在这样一个险峻的山坳之中,却赫然屹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庭院,庭院前不远的一片空坝上,一群士兵正在操练,杀声震天。


“赵云将军可真是会选地方,这里脚踏三县,镇守三关,可是难得的军事要地。”诸葛亮摇了摇他手中的孔明扇。


“军师要不嫌弃,可在这里多待几日,等开了春,这里遍山的桃花,堪比人间天堂。”赵云射出一箭正中靶心,从马上飞身而下。


“前方军急,亮此次奉命前来检阅军情,实不敢久留,待战事稳定,定来赏花饮酒不醉不归。这里叫什么名?”诸葛亮问道。


“当初我在这荒山这中开地建院,只不过觉得这里是脚踏三县,便于调兵,且离都城近。还真不知这地方叫什么名?”赵云挠了挠头,“还请军师给取一个。”


诸葛站在高处,将手中的孔明扇往前方一指:“你看这里,形如奔马,气势非凡,就叫‘走马岗’吧!”


于是走马岗由此得名,千百年来,走马岗一直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各路商贾的必经之路,但却因大山横亘,山路崎岖,少有人家,故盗匪横行。特别是到了晚上,山林里还有虎狼出没,这条古道不知留下了多少商贾客旅的尸体。


一直到了千年后的南宋时期,走马岗里才渐渐形成了一个驿站。商贾客旅们有了一个落脚之处。


走马岗离江州城中大约30公里,商贾客旅们走到这里刚好一天的脚程,于是大家都集结成队,夜宿走马岗,待解一天的困乏后,第二天白天再行上路,也多了一份安全保障。


走马岗也就这样凭借着成渝古道渐渐繁荣起来……


到了明崇祯十三年的一个春天,走马岗外的桃花开得甚是灿烂。这花给占据重要关口脚踏三县的走马岗增添了几分柔情,那满山遍野的桃红好像在喻意着今年又将是一个好年头。


这镇子虽不大,却背靠巴县,西临璧山,南接江津,再加上又是江州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来往商贾、力夫络绎不绝,所以自汉代开始这里便逐渐形成集市,到了明代中叶更是鼎盛。


成渝古道,是古时重庆到成都的必由之路,路上成天有快马、骡马队、轿子、滑竿来往,各地的达官显贵、商贩僧旅都特别多。而走马岗正处于这成渝古道上,所以各地商贩,那些运盐的、运粮的、打铁的、补鞋的各种贩卖吆喝声夹杂在一起,人来人往,让这个只有几百米长的街道热闹非凡。


街道上一个约莫十来岁的光头小和尚正用力往人群中挤,人群里一老一少表演杂耍,引得围观群众发出阵阵喝彩。


“小和尚你不乖乖待在庙里,到这里来凑什么热闹!”一旁的干瘦男子用力地想将小和尚给挤回去。


“阿弥陀佛!有劳施主了,这是我们慈云寺的斋果,请施主笑纳!”小和尚一脸顽皮的笑意,从随身的布袋子里摸出一个大橘子递到那干瘦男子面前。


听见是慈云寺下来的僧人,挡在前面的一个老者赶紧往旁边让了让,并回过身道:“又是你这个随身带着斋果的小和尚啊,赶紧到这里来!”旁边的人也都很自然地让了开去,将小和尚迎到了前面。


众人脸上尊敬的神情和自动相让的情景倒弄得刚才那干瘦男子很是尴尬,一看他的的装扮便知是经过这里的客商,哪里知道长年来这慈云寺不但帮助村民们抵抗外来马贼,还一直施斋济民,深得走马场村民的敬重。


“来,吃果果!”小和尚将布袋里的斋果分给众人后才转身兴致勃勃地看起里面的表演来。


小和尚本名徐回,法号灵空,是十四年前住持僧人在庙门前捡的一个孤儿,从小便在寺庙里长大。比起寺里的单调清静,灵空更喜欢镇上的热闹和繁华。


他能来镇上的机会并不多,一个月就一次,都是给寺庙补充些必需要才下山来,而每次下山他定会装上一大包寺里的斋果,沿途施赠于人,所以得了个外号叫“果果和尚”。


一段表演结束,那个年长留着络腮胡须的男人一边拱着手向围观人群致谢,一边大声道:“我父女二人走南闯北全靠这杂耍生活,今儿来到贵宝地,还希望各位乡亲父老,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另一边刚表演完板凳顶碗的小姑娘便端着个大碗来到人群面前,大家三三两两地便往碗里丢些个铜钱。


“阿弥陀佛!”灵空微微施礼正准备从怀里掏几枚铜钱,却听得那姑娘道:“我父亲说了,三种人的钱我们不能收,一是乞丐,二是小孩,三是僧人。”


灵空微微一愣,没想到这四海为家的卖艺人竟有如此思想境界,不觉心生佩服,便对着姑娘又深深施一礼:“姑娘如此菩萨心肠,上苍定会保佑!”然后往那大碗里足足放了三个斋果,弄得那姑娘一个劲地弯腰致谢,要知道这大寺庙的斋果可都是福果。


先前那个让道的老者道:“这父亲有见识,而今到处匪患作乱,好多地方都民不聊生,就剩下些穷苦的百姓和乞丐,我们走马场要不是依靠着慈云寺的僧人帮我们抵抗马贼,这成渝古道要是被毁了,哪还有商人敢在这里过夜、住店,我们哪来这样的好日子!”


这时却听得那个干瘦男子不紧不慢地在人群中说道:“听说大西王张献忠要率部突入四川,这走马场可是必经之地,这张献忠可是出了名的杀人王,可不是这些秃驴凭几个斋果就挡得了的。”


人群中一阵躁动不安,有几个年轻气盛的差一点要揍那个男子。灵空年幼又常年在寺里,也不知那人口中说的大西王张献忠是谁,听那人语气像是极其可怕的坏人,但慈云寺肩负着保护一方安宁的责任,是不会置村民于水火中不顾的。他自是听不得别人讲慈云寺坏话,于是也从袋子里摸出一颗核桃,手指轻轻一弹,便听得“哎哟”一声,那干瘦男子捂着左边小腿回过头叫道:“谁?谁打我?”


小和尚手法极快,谁也没见到这打中干瘦男子的是什么东西,众人见到他的狼狈样,发出一阵哄笑,干瘦男子红着脸捂着小腿离开。


灵空将一个斋果拿在手里上下抛着,等那干瘦男子离去才转身去了关武庙戏楼前的听茶馆里听人讲他最爱听的走马故事。


据说这走马故事其实来源于一群以赶马为职业的人,他们见多识广,便把自己在旅途中的见闻讲成了故事,没想竟口口相传一直流传了下来,而故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


这其中有关于五女峰的神话故事,也有像“耿巴县三访粑粑店”这样的民间故事,每次灵空到镇上都要在茶馆里听到太阳下山才依依不舍地往寺里走。


关武庙门前,一大一小两个逃难的乞丐用力地仰着头睁着失神的眼睛满是羡慕地望着茶馆内的店客,似乎也很是想去听听那里面正在讲的走马故事。那大乞丐十六七岁的年岁,而那小乞丐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样子。


想是为了哄那小一点的乞丐,那个年纪渐长的乞丐突然扮起书生相,尖着声音道:“话说那王母娘娘有七个女儿……”旁边正坐在自家客栈门前的老板娘刘大娘被吓了一大跳,不过她没有喝骂乞丐,反而怜悯地看了他们一眼:不知又是从哪里逃过来的灾民,这么小,可怜啊!接着走进屋里,从里面端出两碗汤饭,一人一碗递给那两个乞丐。


两个乞丐一见有吃的,哪里还顾得上去管其他,接过汤饭连筷子都不要便直接用手吃了起来。


“造孽哦!”刘大娘看着小乞丐狼吞虎咽的样子,摇头叹息道。这时只见古镇的大圆门外,一个人匆匆飞马而来,不但人马皆疲,且上下尽湿;更让人惊讶的是,那人刚过古镇关口,突然连人带马一头栽了下去。


众人只听见“轰”的一声响,齐喊:“怎么了?怎么了?”坐在店门口的刘大娘也伸头望去。


两个手脚快的村民冲了过去,把人从马下拉出扶到了客栈里。在店里忙活的魏老爹一见这阵势也不惊慌,赶紧将一瓢水熟练地灌进了那人的嘴里。


一瓢水灌下后,那人悠悠醒转,立刻惊喊道:“快,快去牵我的马来,我要去慈云寺。”


魏老爹见那人站都站不稳了,却还想着要去慈云寺,不由道:“不急,慈云寺就在后山,你休息一晚明早再去也不迟。”


那人根本不听,起身就想走,可身子哪里听使唤,一站起来就“哎呀”一声又摔了下去。“天呀,这可怎么办?”他忍不住带着哭腔说道。


刘大娘赶紧问道:“你急着上慈云寺,难道有什么大事?”


那人迟疑了一下,抹了把眼泪点头道:“就是,就是出大事了!”说着他仍挣扎着要起身,“我要走,我就是爬,也要爬到慈云寺去!”